年輕人是購房群體中的一個群體,他們有自己的購房原因,也有自己的購房需求。年輕人為什么要買房?有房子和沒房子會有哪些不同?到底有多大區別?
究竟年輕人應該買什么樣的房子才能協調經濟壓力與生活便利?年輕人買房子應該注意哪些事情?一起來瞧瞧吧。
1、房子之于婚姻
婚姻是人生大事,無論觀念如何變,大多人還是希望走進婚姻殿堂的。房子,不僅是居住,還附帶有子女教育、城市福利等東西,所以,沒有房子,想找個老婆過日子太不容易了。有了房子,主動權往往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2、房子之于丈母娘
相過親的人應有切身體會,在未見面之前,媒人大都會打聽雙方有房、有車沒,特別是對男方而言,房子是最基礎的。結了婚,有房跟沒房,丈母娘的態度也不一樣,有房子,好酒好菜侍候,沒房子,很多時候講話都是“話里帶著話”。
3、房子之于女人
房子,是女人心靈的港灣。新婚姻法中有婚前財產與婚后財產之規定,女性意識到需要強化自己的安全感,隨著女性越來越獨立,不少女性都希望在婚前能夠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即使是一小套。對于女人來說,可能不在乎房子值多少錢,而認為房子是生活的保障,是體現男人的責任和擔當。
4、房子之于情感體驗
中國住房擁有率之所以高,主要還是受“有房才有家”的傳統觀念影響。無論自己遠離故土多遙遠,在哪個城市有房子,那里就是家,心在那里,愛在那里,歸宿也在那里,是一切生活的原點。
5、對房價態度
有了房子,原本不關注樓市的人,開始關注房價了,房價上漲就意味著財富增加,心里更有底氣和退路,對于沒有房子的人來說,希望房價不要再漲了,最好回到十年前。
6、對工作要求
沒房子時,公司(單位)在哪,人就跟到哪,24小時都是屬于公司的。有了房子后,不僅有工作,還要有生活,所以,換工作時,離家近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1、選單位附近的房子
預算有限,買房是選擇“大而遠”還是買“小而近”,可能是年輕人買房時經常會糾結的問題,專家認為后者可能更明智。
首次購房的年輕人,一般情況下大學畢業不久,工作年限不長。由于初入社會,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配置生活用品的需求、同事同學關系的維系、各種社交場合的投入以及參加各種玩樂旅游的開銷已經耗去了大半收入。
再加上戀愛、結婚,即使是在IT、金融、房產等高薪行業工作的,幾年下來也很難有豐厚的積蓄。他們面臨的問題不是能夠買多好的房子,而是能否買得起房子。
交通便利是很多年輕人首要考慮的因素。沒有那么多錢,又想有個自己的家,那么可以考慮在單位附近購置房子,既適當改善居住條件,又能預留恰當理財空間。
考慮到經濟壓力和工作方便的因素,買距工作地點3公里左右的房子是個不錯的選擇。試想如果選擇交通不便或遠一點的房子,就會增加交通成本,要是再買車的話,沒有太多積蓄的白領就有些吃不消了。
2、選小戶型落腳
對于初次置業的年輕人來說,想花不多的錢買靠近市區的房子,那就只能“犧牲”面積了。
年輕置業者不同于普通的低端購房者,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模式。事業剛剛起步,他們要求有高效率的生活,要求居住地點與工作地點距離不太遠,同時他們要求工作之余有充分的休閑空間,要求有便捷的生活渠道。
因此,他們需要在市區或者距離市區不算太遠的地方,擁有自己的房子,但總價要在其承受范圍內,他們不需要太大的空間,不想浪費太多金錢供養房子,因為他們更注重工作之外的娛樂和休閑。而小戶型,總價不高同時配備齊全,正契合了年輕人群體的需要。
1.購房前做好資金預算
購房前根據付款方式和所能支付的首付款,考慮所購買房子的總價。如:存款、現金、可以套現的股票,以及可貸款的額度。
2.預算購房后家庭收支情況
測算時,買房后,收入應鎖定固定可靠的來源,如:工資、理財收入;支出包括月供、水電煤氣、正常開支等,要適可而止,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3.考慮工作生活的便捷性
如:郊區的大房子和市區的小房子,哪個更適合年輕人?相比而言,市區的小房子,交通便利、公交便捷、周邊配套完善,更利于保值升值,利于年輕人的工作和生活。
4.不貪大,可看小戶型
年輕人一般收入不是很高,買房有壓力,因此在買房過程中,不要想著急于求成,一次性就搞定。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可以先買個小的,等以后經濟實力強大了,再考慮換個大點的房子來改善住房。
年輕人選房應考慮自己的經濟能力,不盲目追尋新房大房,適合為好。買房時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量力而行是關鍵。
沒房子時,一直在質疑,為什么社保和公積金不能折現。購房時才發現,五險一金原來用處這么大。
年輕時沒房,天下都是你的,老了時有房,房子就是你的天下,兒孫們都圍著你轉
房子,對有居住需求的人來說,無疑是重要的,大多數人都會竭盡全力去購房
您在買房過程中,有遇到過什么問題?
對于買房,您有什么經驗分享?
歡迎添加“小編”微信
“小編”邀請您進群交流